310W散热功耗是实力超群还是徒有虚名?大镰刀大蛇8热管风冷散热器体验
来源:小罗代言米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23 22:09:34
近年来,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因其高效散热性能和不断下降的价格而备受玩家们的追捧,但是风冷散热器依旧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市场现在的状况来看,风冷散热器更多地服务于入门级和主流级用户,而高端领域似乎已经成了风冷散热器无法触及的禁区。
当然,市场上从来都不缺挑战者,旗舰风冷散热器通过改进工艺、增加热管、加入更大风力的风扇,让风冷散热器的散热功耗大幅度的提高。像我们此前评测过的超频三推出的泰拉巨风RZ820的散热功耗就达到了290W。正当我以为这是风冷散热器的散热功耗极限之时,大镰刀又推出了一款8热管且号称拥有310W散热功耗的大蛇风冷散热器。要知道,这一数值已接近甚至超越了许多高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性能极限。看出来,大镰刀大蛇正对旗舰级水冷散热器发起挑战。
那么,这款旗舰级风冷散热器的实际表现如何呢?它是真的实力超群还是徒有虚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其各方面的表现。
大镰刀大蛇是一款外观相对传统、设计简单的散热器,其采用双塔结构,这也是很多风冷散热器常使用的结构。与其他同种类型的产品不同的是,它没有采用全封闭式的外壳,而是直接将风扇通过金属丝固定在散热鳍片上,显得最简单。这种设计虽然没太多炫酷的外观,但却比较实用,易于拆装。
为了提升外观的美观性,同时减少风阻和噪音,大镰刀大蛇在双塔的塔顶加入了阳极拉丝工艺的顶盖。这样一来,整体看起来更规整。不仅如此,顶盖的亮银色的类金属Logo还赋予了大镰刀大蛇质感,让其在整体风格上更加突出。
我们知道,风冷散热器的关键之一是风扇的性能,风扇性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散热器整体性能的优劣。大镰刀大蛇为了确认和保证整体性能,装备了自家研发的高端温柔台风系列GT3000工业级风扇,这款风扇采用PWM调速功能和双滚珠轴承设计。据官方数据,该风扇的转速范围在900RPM~3000RPM之间,能够产生高达86.59CFM的最大风量,同时风压可达4.53mmH2O。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风扇以25mm的轻薄设计,在业界率先实现了在此厚度下淘汰Surge(浪涌)功能的同时,仍就保持了出色的静音性能。相较于旧版,新款的GT3000风扇融入了两项创新技术:一是淘汰Surge(浪涌)功能,确保高效PQ性能;二是优化后方气流,增强直行性。这一改进使得GT3000不仅能替代38mm厚度的风扇,在风量静压和PQ性能上均有出色表现。
此外,风扇的螺旋形扇叶与直径101mm的整流圈相结合,有效确保产生的风向直行性,同时使后方的气流保持最佳强力状态,逐步提升了风扇的整体性能。
这款风扇特配置了7片扇叶,且其框叶间距保持在大约1mm的范围内。我们之前曾讲过,可不要小瞧这看似不起眼的1mm框叶间距,该间距的大小对风扇产生的风压和噪声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当框叶间距增大时,空气流动的阻力会相应减少,因此导致风量增加但风压降低。市面上许多廉价风扇的框叶间距常常超过1.5mm,这样的设计虽然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量,但风压会降低,影响散热效果。
然而,过大的框叶间距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首先,它可能会引起风扇效率下降,因为更多的空气可能从扇叶与边框之间的缝隙中逸出,而不是被有效地引导至散热表面。其次,过大的间距还可能会引起风扇在高转速下产生额外的噪声,因为空气流动的不稳定性增加。
另外,如果框叶间距设置得过近,风扇在高转速下运行时,扇叶可能会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与边框发生摩擦。这不仅会产生刺耳的噪声,还可能损坏扇叶或降低风扇的整体性能。此外,过近的间距还可能限制风扇的散热效果,因为空气流动受到阻碍。在设计散热风扇时,除了框叶间距外,还需要仔细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如热胀冷缩的影响和风扇的安装方法。例如,吊装安装的风扇需要承受自身重量和振动带来的额外压力,这可能对框叶间距的设定产生一定影响。同样,垂直安装方法下的重力因素也可能对风扇的稳定性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风扇时,需要考虑这一些因素,以确保风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佳的性能和散热效果。这也是怎么回事性能好的风扇价格都不便宜的原因。
GT3000风扇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出色的自我保护功能。相较于一些风扇在有故障或被物体卡住时无法自动断电,从而可能会引起电机烧毁或影响别的设备线则能智能地实现自动断电自我保护。不仅如此,它还能自动监测风扇状态,一旦从被卡住的状态恢复为开放状态,GT3000便会自动恢复转动,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值得一提的是,GT3000作为大镰刀品牌的旗舰级系列风扇,其性能和质量自然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它单个风扇的售价为159元,而大镰刀大蛇散热器所配备的两个GT3000风扇,其价格就超过了300元,占整个散热器售价的约45%。
大镰刀大蛇定位为旗舰级风冷散热器,为了体现它的“旗舰”,它配备了8根热管。要知道目前8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并不多,大多数都是7热管。它的热管进行了黑化处理,可防止出现氧化现象。同时,这种黑色的涂装还能提升热辐射,增强热传导能力。它与我们之前体验过的超频三RZ820配备的8mm+6mm组合的8热管不同,它则配备了8根6mm热管。不过,从我通过千分尺的测量来看,大镰刀大蛇的部分热管直径达不到6mm,有的只有5.6mm左右。
大镰刀大蛇塔体两侧的鳍片采用了高低不平的设计,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设计只是为提升外观美感,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流体力学中的专业名词:边界层。对于散热器来说,当风扇产生的气流穿过鳍片时,会在鳍片表明产生边界层。这个边界层会将高速气流与鳍片隔离开来,以此来降低散热效率。未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散热器的塔体两侧的鳍片都采用了高低不平或其他的波浪形抑或者是矩阵式。这种设计不仅可以降低边界层对散热的影响,还能减小风切声,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性能和噪声表现。
▲大镰刀大蛇塔体两侧的鳍片采用了高低不平的设计,可降低边界层对气流的影响。
为了使鳍片之间更加紧密连接,鳍片间采用了扣合Fin和折边Fin工艺,确保鳍片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然而,由于传统穿Fin工艺让热管和鳍片之间的贴合度无法达到100%,必然会留下一些微小的间隙,对散热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大镰刀大蛇采用了更好的回流焊工艺。相比普通的穿Fin工艺,回流焊可以完全填补热管和鳍片之间的间隙,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导热效率。通过焊接工艺,能保证热管与鳍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热量能够更快速、高效地传递,使整个散热系统的效能得到非常明显提升。
此外,大镰刀大蛇还采用了大尺寸的铜底设计,使用千分尺测量其底座的尺寸规格为43.5mm×40mm,可以完全覆盖旗舰级桌面处理器的表面。铜底表面还经过了镀镍处理,提高了其抵抗腐蚀能力和散热性能。在铜底和热管之间,同样采用了回流焊工艺,确保它们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逐步提升热量的传递效率。大镰刀大蛇的铜底没有预涂导热硅脂,包装中附赠有一支硅脂,导热系数未知,大约可以涂抹约2~3次。
大镰刀大蛇可适应Intel LGA 115X/1200/1700和AMD AM4/AM5主流平台。它的安装不算简便,以英特尔平台为例,在安装时需要先固定底板和扣具,特别是在安装底板时需要用手连同主板一同托起,然后套上胶垫,再使用螺丝固定扣具。扣具固定完成后,再安装散热器塔体和内存,最后固定散热风扇。
▲大镰刀大蛇的扣具安装不算简便,在安装底板时需要用手连同主板一同托起,然后套上胶垫,再使用螺丝固定扣具。
该散热器的尺寸为132mm×140mm×155mm,并且塔体两侧底部也加入了内存避位设计,方便用户在不拆卸散热器时也能轻松拆装内存。同时,该散热器155mm的高度,也不会与机箱侧板产生冲突,一般的M-ATX和ATX机箱的散热器限高大多在170mm以上。
从我们的安装体验来看,该散热器的风扇在不经过任何调整下直接安装,能与我们搭配的ROG Z790 DARK HERO主板完全兼容。主板上安装了影驰HOF EXTREME D5-7200内存,该内存的高度为48mm,如果将风扇安装在内存一侧,那么安装后需要调节散热器风扇的高度。调节后风扇会高出塔体约7mm左右。
▲安装了48mm高的影驰HOF EXTREME D5-7200内存后,需要调节散热器风扇的高度,调节后风扇会高出塔体约7mm左右。
大镰刀大蛇官方标称散热功耗为310W,那么性能到底如何?接下来我们将对其来测试。在酷睿i7-14700K处理器、ROG Z790 DARK HERO主板、影驰HOF EXTREME D5-7200内存、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显卡的平台上,我将主板恢复默认设置,使用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对处理器进行单烤FPU超过30分钟后,能够正常的看到处理器的功耗释放约274.3W,此时处理器的封装温度为100℃(室温27℃)。处理器出现了过热降频,性能核心在5.3~5.4GHz,电压为1.24V。
▲在酷睿i7-14700K常规模式下使用大镰刀大蛇散热器会出现过热降频,性能核心在5.3~5.4GHz,电压为1.24V,功耗释放只有274.3W左右。
接下来我在主板的BIOS中解锁对处理器的温度限制,再次使用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对处理器进行单烤FPU测试,持续烤机超过30分钟,并用HWiNFO软件监测温度和功耗变化。经过30分钟的测试,默认状态下处理器的电压达到1.32V,性能核心睿频频率为5.5GHz,我注意到处理器的功耗最高一度冲上309W左右,最后稳定在305.3W,通过HWiNFO软件观察到处理器的性能核心最高封装温度稳定在了107℃左右,这个数据与官方标称的310W散热功耗差别不大。
▲当酷睿i7-14700K在解除温度限制后使用大镰刀大蛇的界限状态下温度最高会达到107℃,处理器功耗释放305.3W。
对比我们此前曾评测过的某款8热管风冷散热器,其散热功耗只有290W,由此可见能超过300W的散热功耗已经很厉害了。表面上看处理器的封装温度比较高,但是实际上能将酷睿i7-14700K压制在5.5GHz和1.32V的高频和高电压下,同时还不可能会出现过热降频的同价位风冷散热器凤毛麟角。
另外,随着处理器的满载以及散热器风扇转速的拉满,能清楚听到风扇发出的“咆哮”。我通过FanControl软件监测到这2个风扇转速均在3000RPM左右。由于有2个风扇在全速运转,它们产生的噪声会显而易见。我通过分贝仪在距离风扇约30cm的位置测量了它的噪声值,在环境噪声约45dB(A)的情况下,风扇噪声大约为55dB(A)。不过我们的测试是在开放平台中进行的,如果是在封闭的机箱中,加上距离的拉长,我们能听到的噪声会降低许多。
▲大镰刀大蛇的2个风扇最高转速均能达到3000RPM左右,满速状态下的风扇噪声在距离30cm处约55dB(A)。
从测试来看,使用大镰刀大蛇想要在常规下充分释放酷睿i7-14700K的性能会有些牵强,但是在解除温度限制和限制功耗后,它的性能可满足高端处理器在高负载下的散热需求。不过我们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处理器在解除温度限制后温度过高,高温会影响处理器的使用寿命。
大镰刀大蛇相比普通风冷而言,尽管它采用的8根热管直径只有6mm,甚至比部分8热管散热器的规格略低,但是它的性能却能赶超规格更高的产品。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最大的功臣非其搭载的GT3000工业级风扇莫属,3000RPM转速下可爆发出86.59CFM风量。也正是高转速高风量的风扇、8热管、回流焊等工艺的加入,才能让大镰刀大蛇的散热功耗直逼310W,不过这需要加上一个定语:解除温度限制后的界限状态下。在日常使用中,大镰刀大蛇能够很好的满足14代酷睿带K处理器在高负载场景下的散热需求,比如图形图像的渲染和游戏,而压制功耗更低的AMD锐龙处理器更是轻松。特别是699元的价格显得很有诚意,对比市面上很多动辄近千元的8热管风冷散热器来说非常有性价比,对于风冷散热器的拥趸来说值得一试。
MCer请注意,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荐机制,如果你发现最近很难刷到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但是又不想错过微机的精彩评测内容,可以动动小手指把Microcomputer设置成星标公众账号哦!